人在悲伤过度时,为什么会晕过去?
发布日期:2022-07-31 17:11:51 来源: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

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有人因为悲伤过度而哭晕过去的情节。那么现实中,人真的会哭晕过去吗?其实,当我们处于愤怒、悲痛等极端情绪时,确实会有感到胸闷、头晕、不能呼吸、浑身颤抖,甚至抽搐的情况。

那么,人在情绪激动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生理反应呢?

    因为我们在经历巨大的心理创伤或者情绪比较激烈时,会不自觉地加快呼吸频率,使得吸入、呼出的气体过多。这种病症被称为过度换气综合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过度换气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过度换气综合征?

过度换气综合征多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导致过度通气超过生理代谢,而引起以呼吸困难为主的非器质性的多系统症状性疾病。

虽然人们对过度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临床显示,患者在情绪失控时,自主神经系统也会随之失控,从而导致呼吸变浅快。

  这种呼吸方式会把体内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导致血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度降低,从而引起低二氧化碳血症。这时,血液的pH(酸碱值)会快速升高,也就是所谓的“呼吸性碱中毒”。

  低二氧化碳血症可以使血中氧分子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而周边组织不容易得到充足的氧气。因此,患者会有胸闷甚至窒息的感觉。这时的患者很容易陷入恐慌,导致呼吸更加急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诱发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因素,有以下3种:

  长时间的情绪压抑。例如,愤怒、恐慌、紧张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被及时处理、排解,堆积在心中,很容易成为过度换气综合征的诱因。

  使用一些刺激性药物,或食用某些饮品或食物,如茶或咖啡等。

  受到精神方面的刺激。例如,突发的变故、失控的情绪等,都能让人因为呼吸方式的不正确,诱发过度换气综合征。

 

二、过度换气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过度换气综合征多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引起以呼吸困难为主的非器质性的多系统症状性疾病。此病有以下常见症状。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气短、憋气,特殊的呼吸形式,如呼吸频率快、节律不均匀,频繁的叹息样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使用腹式呼吸时可使症状减轻;可能会出现胸部不适、钝性胸痛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心前区疼痛、心悸、心慌及心律失常。

  神经系统:头晕,甚至眼前发黑(从蹲位或坐位站起时明显),还可出现手足和上下肢的麻木,四肢强直,甚至晕厥等。

       精神和心理:多有精神创伤史,心情焦虑、紧张不安,怀疑自己患有“大病”或有恐癌心态。

   其他:慢性低热,体温在37.5℃左右,不超过38℃;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乏力、失眠、头痛、注意力下降等。

 

三、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怎样救治?

1.医院救治

过度换气综合征发病的核心是呼吸生理活动过度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所以,治疗的核心应该是弥补二氧化碳的不足。如果患者在医院,首先要防治原发疾病,去除引起通气过度的原因。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可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或用纸袋或面罩罩于患者口鼻,使其吸入呼出的气体。对精神性过度通气患者可使用适量镇静药物。

 

2.户外自救 

如果发病时离医院很远,甚至是在户外发生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需要及时自救。可以模仿医院面罩吸氧的原理,充分利用身边的东西(硬质的购物袋、硬纸盒、塑料盒、大水杯、饭碗等均可),自己制造“面罩”。用这些物品罩住患者口鼻,一般3~10分钟就可以缓解症状。 

如果实在无物可用,也可以用一张报纸卷成一个锥形纸筒罩住患者口鼻。 

这种“自制面罩”的原理就是回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限制二氧化碳丢失。 

同时,也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减慢呼吸频率。要注意安抚患者情绪,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用心理暗示,帮助其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因为恐慌而加重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曾经发生过度换气综合征,以后遇见类似场景时很有可能再次发病。因此,当患者再次遭遇类似场景时,注意不要让他过于情绪激动,身边的人也要注意安抚让其放松下来,避免再次发生过度换气综合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在发病时也会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的症状。因此,一定要仔细辨别,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杨  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审核:郭树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